两高: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相关资料图)
今天(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类问题中,强奸、猥亵等性侵害犯罪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践踏法律红线和伦理底线,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社会反映强烈。同时,由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复杂,刑法对部分犯罪加重处罚情节采取了相对概括的规定方式,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加以明确。针对此类犯罪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2021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重要修改,对这些新修订条款如何具体适用,也需要明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自2021年以来,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法律、儿童医学、心理学领域专家,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代表,法院、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同志意见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基础上,制定本《解释》。
一是坚持依法从严惩处。《解释》坚持严字当头,聚焦打击锋芒,彰显从严惩处司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犯罪的入罪条件和从重、加重处罚情节认定标准。例如,明确利用网络实施的猥亵行为的入罪条件;明确列举对奸淫幼女、强奸未成年人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的多项情形;明确强奸、猥亵“情节恶劣”“造成被害人伤害”等多项加重处罚情形;明确对此类犯罪严格控制缓刑适用,以及依法适用禁止令、从业禁止。这对于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加大惩处力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刑法规定,奸淫幼女的应当从重处罚,法定刑是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加重处罚,法定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猥亵儿童罪,则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要加重处罚,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如何认定情节恶劣、手段恶劣,刑法规定相对概括。《解释》综合考虑不同情形下犯罪的主体、对象、地点、手段、危害后果等因素,对相关从重、加重处罚条款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罚当其罪、刑足制罪。
三是坚持特殊、优先保护。《解释》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充分考虑强奸、猥亵犯罪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原则。例如,刑法规定,强奸妇女致其重伤、死亡的,加重处罚;《解释》规定,奸淫幼女致其轻伤或者感染严重性病的,就应当认定为“造成幼女伤害”,予以加重处罚,不要求达到重伤。
《解释》共十六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奸淫幼女适用较重从重处罚幅度的情形。《解释》第一条针对刑法规定的“奸淫幼女从重处罚”,列举了六项应当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的情形,包括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实施奸淫的,侵入住宅、学生集体宿舍实施奸淫的,等等。《解释》还明确,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成年被告人认罪认罚,应当从严把握是否从宽处罚及从宽幅度。
二是明确强奸未成年女性和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解释》第二条对刑法规定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情节如何适用,列举了七项加重处罚情形。例如,非法拘禁或者利用毒品诱骗、控制被害人的,属于“情节恶劣”,应当加重处罚。《解释》第三条对刑法规定的“奸淫造成幼女伤害”加重处罚情节,作了细化,进一步彰显从严惩处。
三是明确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解释》第五条从犯罪时间、人数、手段、后果等方面,明确了刑法新增的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情节恶劣”、应当加重处罚的认定标准。《解释》第六条还规定,对未成年女性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利用优势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无援的境地,迫使被害人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以法定刑较重的强奸罪定罪处罚,以依法、准确、有力惩处犯罪。
四是明确猥亵儿童罪加重处罚情节。《解释》第七条、第八条分别针对刑法新增的猥亵“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以及“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两项加重处罚情节,作了进一步细化规定。例如,明确猥亵致使儿童轻伤、自残的,或者对猥亵过程制作视频,以此胁迫对被害人实施猥亵的,应当加重处罚。
五是明确一些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标准。《解释》第九条对胁迫、诱骗未成年人进行网络裸聊、向未成年人索要裸照、视频等特殊猥亵行为,明确以猥亵儿童罪或者强制猥亵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六是对强奸、猥亵未成年人案件中支持被害人医疗费的范围予以明确。《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了此类案件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并将根据鉴定意见、医疗诊断书等证明需要进行精神心理治疗和康复所需的相关费用,规定为人民法院可依法予以支持的合理费用,彰显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优先保护,帮助未成年人早日康复、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婧 李明)
关键词:
-
两高: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2023-05-25 -
“国内最大催收公司”宣布停业,自称遭警方跨省执法,业内视为行业整顿信号-全球热点评
2023-05-25 -
昆明举办“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活动|世界热门
2023-05-25 -
财经深一度|促消费、扩就业、助企业——看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如何影响你我生活|微资讯
2023-05-25 -
世界头条:小自考最快多久能拿到证?
2023-05-25 -
戏曲的唯一传承方式,是有足够的观众_环球快讯
2023-05-25 -
“数实融合” 开启未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聚焦数字化助力贵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5-25 -
拱北口岸进境免税店开门迎客
2023-05-25 -
首届中国“新国潮”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2023-05-25 -
澄城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Ⅲ级/较重】【2023-05-25】 全球实时
2023-05-25 -
速度快、跌幅大,这波下跌超预期!纯碱“大考”还未到来? 当前热门
2023-05-25 -
白兰地是什么酒-快报
2023-05-25 -
世界快播:天蝎座和狮子座谁厉害(天蝎座和狮子座)
2023-05-25 -
乌龙养血胶囊被曝光_乌龙养血胶囊被处罚_最新
2023-05-25 -
冒险的代价在哪儿可以看(冒险的代价)
2023-05-25 -
【新要闻】金银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泡水喝的功效
2023-05-25 -
每日速看!打印机怎么打印彩色(打印机怎么彩色打印)
2023-05-25 -
5月24日基金净值:华夏创新前沿股票最新净值2.362,跌0.17%
2023-05-25 -
黄带子是什么(黄带子是什么)
2023-05-25 -
世界微速讯:口红采购合同范本(实用10篇)
2023-05-25 -
每日速讯:绿茵生态最新公告:2022年度权益分派10派3.5元 股权登记日5月30日
2023-05-24 -
思华利亚干红葡萄酒_全球独家
2023-05-24 -
乌海,你有一点可爱 每日简讯
2023-05-24 -
270名游客遭“甩团”,新疆对两家旅行社立案调查
2023-05-24 -
章泽天戛纳出席晚宴活动,皮肤白到发亮,生图状态极佳-全球时快讯
2023-05-24 -
全球聚焦:双绞线接法的标准有哪两种 双绞线接法
2023-05-24 -
每日关注!动态对比度在哪里关_动态对比度开还是关
2023-05-24 -
官渡世纪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价要检查吗 环球新动态
2023-05-24 -
[中职]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世妆风华 描画明朝”——形象设计系职业体验日活动顺利举办-今日快讯
2023-05-24 -
运营车保险一年多少钱?怎么买? 每日视讯
2023-05-24
-
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
2021-12-16 -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2021-12-16 -
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
2021-12-16 -
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
2021-12-16 -
人民财评:提升消费体验,服务同样重要
2021-12-16 -
卫冕?突破?旗手?——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
2021-12-16 -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三电”系统、起火燃烧等都可保
2021-12-16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97集《窗外》
2021-12-16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1-12-16 -
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从11月“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