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任尔东西南北风_任尔东南西北风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23-06-13 10:57:19
分享到

1、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资料图】

2、《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3、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4、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5、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6、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7、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8、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9、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10、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11、“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12、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13、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14、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15、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16、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郑板桥诗意竹石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17、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18、”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19、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20、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21、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22、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23、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24、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25、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6、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27、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28、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29、”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

30、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

31、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

32、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33、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34、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35、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36、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

37、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

38、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39、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40、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41、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保安全、拿资格、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

2021-12-16

人民财评: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1-12-16

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

2021-12-16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2021-12-16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

2021-12-16

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

2021-12-16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木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