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元的苹果眼镜藏着什么杀手锏?
大的终于要来了!
(相关资料图)
图 | BLOOMBERG NEWS
图 | 苹果官网
今年1月,国外苹果爆料大神马克·格尔曼(Mark Gurman)在一档新闻节目中透露, 苹果将在2023年的开发者大会(WWDC)也就是6月6日—10日,发布一款MR混合现实头戴设备, 还爆出了关于这款设备的不少配置细节。
图 | BLOOMBERG NEWS
3月,一位推特用户公布了疑似 苹果 MR 头显设备的部分零件照片 。其中一个看起来很像是头显屏幕的配件。
图 | 推特
传了十多年的苹果眼镜,这一次,好像真的要来了。为此我们也搜集整理了几乎所有消息源的最新情报,深入考查了苹果的专利,就是为了回答两个问题: 1. 苹果MR眼镜到底长什么样?2. 这回苹果出手,还能像以前一样颠覆整个行业,让你投入XR的怀抱吗?
01
苹果眼镜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我们看看 配置 ,根据最新爆料,苹果这款MR眼镜大概率会被命名为Reality Pro。内部会配置索尼的满血Micro OLED显示器,单眼4K分辨率。可视角度达到120度。 如果是真的,这应该是你目前能见到的所有XR设备里最高的了。
既然是MR眼镜,也就意味着它同时支持VR和AR功能。有情报称苹果眼镜会有夸张的15个镜头模组,其中8个用来提供透视模式下的AR体验、6个用于生物识别、1个用来环境检测。而市面上其他MR眼镜的镜头大都只有6-10个。另外据说眼镜上会有一个类似apple watch表冠的物理滚轮,通过拨动滚轮就能实现 AR与VR 模式的平滑切换。目前市面上的VR、MR眼镜,不管是Quest Pro还是Pico4,透视模式的效果都不尽人意。分辨率低、扭曲变形、噪点多,基本只能看个大概。
如果前面那些情报都是真的,那我还是相当期待,苹果能把MR眼镜的显示效果拔高到一个什么水平?
处理器 方面,苹果设计了两枚独立的芯片。一枚是包含CPU、GPU和存储器的主芯片,用来绘制VR的虚拟世界。还有一枚是图像信号专用处理器芯片,用于处理摄像头和传感器捕捉到的图像和信息,以实现AR的增强现实功能。离谱的是,这两枚处理器都将基于苹果的M2芯片打造,如果这是真的,那这算力算是爆表了,要知道目前在头显上最常见的高通骁龙XR2芯片,性能尚不及苹果 M1 的一半,跟M2比就差得更多了。而且还是两块,如果简单粗暴地算一下,这性能就至少是Quest 2的4、5倍?
另外, 交互方式 是苹果MR眼镜的另一大亮点。根据专利和传感器配置推测,这款眼镜将能实现眼动追踪和手势追踪,并且很可能没有手柄,单纯通过手势、目光和语音来操作。尽管这种摒弃手柄的操作形式早在微软的Hololens 2上就已经得到应用。但先天缺少触感和反馈给体验带来的缺憾,却一直没有好的弥补方案。像Meta去年发布的Quest Pro在拥有眼动和手势追踪功能的前提下,依然主推手柄操控。如果苹果能做出一套不用手柄,体验良好的交互系统,那对整个行业来讲绝对是开天辟地级的转变。
外观设计 ,算是苹果MR眼镜留给外界为数不多的悬念,也是争议最多的部分。从2010年苹果收购XR概念公司开始,网络上各种苹果眼镜概念图就没断过,但要么是简单贴牌,要么就是各种苹果产品拼贴的缝合怪,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随着苹果MR眼镜的爆料越来越多,有人就根据情报做出了一张最新的苹果MR眼镜概念图。虽然还是一张假想图,但至少是有依据的,比如用了Pancake方案更轻薄的机体,用来切换AR、VR的表冠设计,以及……没错,根据爆料, 苹果MR眼镜使用的是外部电池 ,需要放在用户的口袋里,通过数据线连接眼镜,体积接近两台iPhone 14 Pro Max叠在一起。这么大的电池组据说还只能支撑眼镜使用两个小时左右。
是不是很大胆?一开始我还不信,外挂电池这么Low的操作苹果怎么干得出来?直到我又看到一条八卦:库克不顾设计团队反对,坚持今年发布MR头显。苹果设计团队的反对,让我开始相信这个外挂电池可能是真的。
的确,双4K micor OLED显示器、双M2级芯片、十几个内外摄像头和传感器,每一项都是用电大户,苹果做出这样的妥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跟苹果以往发布的初代产品们的完成度相比,这样的MR眼镜就显得不那么成熟了。
还有它3000美元,也就是20000多人民币的价格。目前主流的XR一体机 Quest2和Pico 4价格都在2000多人民币,只是它的零头。显然,苹果MR眼镜很难成为一个大众消费品。如果用销售量衡量,它几乎就不可能成功。
不过,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苹果Reality Pro的使命或许根本就不是卖给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
02
跳票王为何现在入局?
我第一次听说苹果要出眼镜还是在十几年前,这么多年来,苹果的这副眼镜已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苹果之所以选择现在入局XR,一方面,XR市场从初创阶段,到现在已经发展培育出了一些应用场景和消费者。另一方面,在“性能过剩”的手机行业,屏幕大小已经限制了手机性能的发挥和体验的升级。用折叠来拓展手机屏幕无疑治标不治本,更新迭代的天花板已经肉眼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未成形的XR产业,算是目前最有可能走通的一条路。
所以我想苹果的MR眼镜不是为了让我们串流玩游戏,也不是给我们看片、看直播,甚至都不是跟微软的Hololens 和Meta Quest Pro竞争。
成为下一代智能便携终端,也就是iPhone的继任者,才是它的使命。
为了走通这条路,苹果也做足了准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苹果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 5056件与XR直接相关的公开专利申请 。布局了6年的ARKit ,为苹果带来了 14000多款 AR 应用 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AR 开发者。
从芯片到应用,苹果默默用十多年完成了从底层硬件到顶端软件开发的“全链路”技术储备,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具体的产品上验证和解决。而Reality Pro的推出,或许代表苹果决定在探索iPhone继任者的道路上,迈进下一个阶段。
*声明:本文为MetaPost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MetaPost所有。
END
关键词:
-
2W元的苹果眼镜藏着什么杀手锏?
2023-05-09 -
哈姆:朗尼-沃克是个很棒的孩子
2023-05-09 -
当前信息:保时捷称落子合肥旨在进一步加快合肥经济开发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2023-05-09 -
全球快看:基金万份收益什么意思 代表这个含义
2023-05-09 -
当前视讯!【东海期货5月9日产业链日报】能化篇:就业数据叠加供给扰动,油价回暖
2023-05-09 -
当前关注:新世纪集团(00234.HK):易提款财务向客户授出2130万港元按揭贷款、年利率9.5%
2023-05-09 -
今日要闻!领导干部上场15分钟可主罚一个点球?当地回应
2023-05-09 -
六福珠宝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5月09日)
2023-05-09 -
【环球时快讯】行稳方致远 方正富邦均衡精选正在发行中
2023-05-09 -
“常青e路 幸福夕阳”老年人数字阅读 系列培训开课了 当前视点
2023-05-09 -
住建小课堂丨房屋安全必修课之“常见安全隐患” 今日快看
2023-05-09 -
环球今日讯!多地迎来“降价潮”,种牙“自由”之后牙该怎么种?
2023-05-09 -
焦点速递!常德市医保局召开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2023-05-09 -
沉浸式体验氛围拉满
2023-05-09 -
火鸡养殖前景怎么样?
2023-05-09 -
焦点速讯:“高原精灵”藏羚羊年度迁徙产仔季开启
2023-05-09 -
全球视讯!蒙组词四年级_蒙组词
2023-05-09 -
小米12s Pro 5G 5000万疾速影像到手价低至4816元
2023-05-09 -
杨幂官宣离开!|世界速讯
2023-05-09 -
714高炮后,又一金融创新!
2023-05-09 -
巴图鲁汽配网怎么购物便宜_巴图鲁汽配网
2023-05-09 -
视焦点讯!昆明市官渡区集中签约27个项目 向204户企业兑现政策奖补资金2007.97万元
2023-05-09 -
如何清除游泳池中的死藻_父亲生日礼物送什么好学生党_手工
2023-05-08 -
高新兴投资4500万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基金 天天播资讯
2023-05-08 -
热头条丨龙虎榜 | 鸿博股份今日涨停 机构合计净买入484.51万元
2023-05-08 -
广州市江高镇赴吴川市长岐镇开展帮镇扶村工作调研-世界微头条
2023-05-08 -
公司问答|传音控股:公司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视觉感知、多语种AI语音助手、AI场景识别技术等方向有布局
2023-05-08 -
最资讯丨浙江省推进社区矫正片区化管理现场活动在衢州龙游举行
2023-05-08 -
单位代码是开户来的吗_单位代码 播报
2023-05-08 -
德甲单场:多特大胜“狼堡”_当前快播
2023-05-08
-
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
2021-12-16 -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2021-12-16 -
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
2021-12-16 -
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
2021-12-16 -
人民财评:提升消费体验,服务同样重要
2021-12-16 -
卫冕?突破?旗手?——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
2021-12-16 -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三电”系统、起火燃烧等都可保
2021-12-16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97集《窗外》
2021-12-16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1-12-16 -
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从11月“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1-12-16